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xx中学发展实际,围绕“精细管理、有效教学、优质发展”总体目标开展工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科研质量,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着力提高教科研的实效性,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我校持续快速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拓展教师教育视野,浓厚学校科研氛围,落实科研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2、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积极性,指导并规范教师课题研究工作。重视过程性管理,重视强化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3、认真落实教科研常规管理,正常有序地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4、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措施具体、积极稳妥地开展有效教学实验。
三、工作要点
本学年度将围绕“认识再提高,制度更完善,队伍再培养,研究更实际,课改见实效”总体思路,切实抓好常规教育科研及有效教学两大方面工作。
(一)常规教育科研工作方面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促进教科研发展。本学年要以现有的学校教科研规章为依据,加大执行力度,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努力通过制度建设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加强科研培训,提高师资素质。一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校外培训,开阔视野,提高学识,更新理念。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两级的教科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科研认识。通过创造条件,不断加速教师的成长。二是不断加 大校本科研培训的力度,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全面关注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一是对五年内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落实传、帮、带,鼓励青年教师乐于学习、勤于研讨,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三是对五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师,通过建梯队、抓重点、压担子的方法,不断为骨干成长教师提供条件、搭建舞台,加快成长脚步,争取让更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3、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做好各级教科研课题的开题和研究工作,主动召集各课题组成员适时开展工作研讨,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和资料汇总工作,定期收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征集课题研究论文,认真做好到期课题的结题工作。推行“四个一行动”,即教师每学年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完成一次教学课例(案例)分析、上好一堂公开研讨课,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优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在课题引领下的“学习、设计、实践、反思、提高”反复实践而又螺旋上升的校本教研运行方式和内在机制。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比赛活动。开展校内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方案、教育随笔等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和反思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区级、市级、国家级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比赛活动。
5、做好校内优秀教学法的研究及推广工 作。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加强对校内优秀教学法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工作,认真开展学校优秀教学法(教学模式)的评选活动,并采用公开课、讲座等形式首先在校内推广,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条件成熟时向外推介,增强学校影响力。
6、积极开展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本着提升学科教学水平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关奖励方案,积极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力求以竞赛为载体,为学生搭建拓宽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内在素质。同时,进一步推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发明创造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知识竞赛及科技发明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科学,强化学生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7、强化我校教科研工作宣传。一是通过学校网站宣传推介我校科研动态;二是创办校级科研刊物,将我校教育教学成果进行汇编成册,定期出刊,以反映学校最新教育教学动态,提炼并推广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反映学校的新发展、新变化。
(二)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方面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切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强化课程领导,重视制度建设;重视课程研究,开发课程资源;加强课堂研究,转变教学方式;实施发展评价,开展学分认定。力争通过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建立富有我校特色的新课程体系和评价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师整体形象和学校办学品位,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1、课改思路
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具有七十八中学特色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充满活力的课程改革实施体系;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特点的课程改革新路子;倡导并实践新教育理念,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有利于加快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和有利于形成七十八中学特色的学校管理新机制,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课改原则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畏手缩脚,又不能不切实际,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对我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正确对待,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创新、量力而行,积累经验,为我校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学习,思想先行。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关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通过广泛的思想教育,使广大干部、师生和家长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把新课程实验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把新课程实验变成学校的自觉行动,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加强学习、思想先行是新课程实验的首要任务。
③专家指导,科研引领。新课程实验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科研支撑。学校要在充分借鉴全国、全市教育研究 部门新课程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实验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积极性,形成以校为本的研究机制,积极探索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④以校为本,知行结合。“知”就是理论,“行”就是实践,知行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需要多方人员全方位参与,因此,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理论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课 程改革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性工作,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总结经验,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羁绊,闯出一条课改新路。课改人员观念与行为到位是保证课改顺利运行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摒弃那种先观念、后操作即理论学习与行为跟进脱节的做法,又要反对缺乏先进理念引导、用旧经验老做法来进行新实验的蛮干,把观念转变和行为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课改实验顺利进行。
⑤全员互动,协同推进。新课改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协同作战。要积极倡导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为新课程实验工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⑥开拓创新,以人为本。要注重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民主开放的教育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主要任务
①全面落实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实践、反思,进一步积累我校新课程实践经验,完善我校新课程实施体系,促进我校新课程的稳步实施。
②建立和不断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制定我校高中新课程的管理制度,构建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重建新课程条件下的班级管理,建设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创建学校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文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
③探索服务新课程目标、适应新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教学模式,构建教育教学的新格局。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④探索有效的实施经验。立足我校实际,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新课程方案的推广提供有益的、可借鉴的经验。
⑤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推进学生学 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探索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学分认定制度和考试制度,促进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继续探索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测试,分层评价的新机制。
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充分挖掘和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创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加快把七十八中学建设成为内涵丰富、活力充沛,学生素质全面,教师专业优秀的名校的步伐。
四、具体工作安排 (具体时间由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各部门协调决定)
1、拟定新一年工作计划
2、与教育科研职能部门紧密联系,保质保量完成各种教科研活动。
3、经常开展教育科研学术研讨活动。
4、组织参加市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
5、定期开展或参加各级教育科研知识培训。
6、开展课题研究追踪检查,规范课题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载、有结论,
7、收集研究资料,迎接课题中期检查,作好评估验收,争取年底申报结题。
8、做好立项(结题)课题及科研室主任网上平台信息整理工作部
9、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案设计、优质课竞赛。
10、根据市教科规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并开展“小课题”研究。
1
1、积极参与“区有效教学的校本研究”课题协作工作。
1
2、加强反思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要求教师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思路,辛苦笔耕。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后提高,要求教师主动撰写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研论文。鼓励教师向各类教育报刊、杂志投稿,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
1
3、认真做好学校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
1
4、抓好继续教育的宣传、登记及组织参加各科继续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
1
5、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继续选派教师参加 英特尔未来教育等培训。
1
6、认真组织开展教师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培训。
1
7、认真贯彻各级各类学会的精神,做好布置的统计、上报、造册等工作。有效组织开展科研月活动。
1
8、做好教科研年度考核迎检工作。
1
9、收集汇总本期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
20、迎接上级主管部门工作的各种检查及调研。
2
1、认真完成上级相关部门安排的其它工作。
2
2、做好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
计划范文(二)
根据大安委办发[2004]16号文件“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结合中山区安全生产工作特点,中山区2004年冬季及2005年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如下:
一、深入贯彻11月3日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筹备召开中山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第四季度工作会议。
二、认真总结2004年中山区安全生产工作,规划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召开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200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三、大力推进中山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取证工作;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管的力度,确保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安全。
四、严密部署、组织开展烟花爆竹经营的发证和安全监管工作。
五、按照大政办发[2004]154号文件的要求,深入开展中山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六、开展元旦、春节“两节”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严格安全隐患整改的力度,确保“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七、进一步探索、研究安全生产属地化监管的有效模式,逐步解决安全生产属地化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八、研究和推进街道安全监管组织的设立工作,夯实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基础。
九、总结年度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经验,推动中山区安全社区建设向纵深层次发展。
计划范文(三)
一、2009年主要工作总结
1、转变观念树立服务“三农”意识,
粮食局2009年年终总结2010年工作计划。
我粮食局一直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将本部门服务“三农”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及省、市、县党委、政府的政策精神上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只是农业部门的事,与粮食部门关系不大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也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积极参与扶贫、“6.3”地震恢复重建、林改挂钩点的新农村建设,捐资、捐物,尽了最大努力。
2、依法监管粮食市场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农利益。
(1)加强对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的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对社会粮食流通领域进行管理的行政法规,其内容涉及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也明确规定了各方面管理者的职责、义务。《条例》颁布以来,我局加大了对《条例》等粮食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促使经营者合法经营,提高了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严格执行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我局严格按照《条例》及其相关政策法规、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工作,及时受理粮食经营者入市收购申请,严格审查资质条件,对符合粮食收购条件的及时核发收购许可证。在粮食收购资格的审核过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加强了对粮食经营户的管理,及时为粮食收购经营户提供收购业务指导和服务,并对有资质的粮食经营者进行监督,逐步规范粮食收购作为。
(3)加强粮食市场监督检查、依法管理粮食流通市场、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我局认真履行《条例》赋予的职责,依法保护和规范各类粮食经营者的合法经营,维护粮食市场的正常秩序。依法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粮食收购中的无证经营,短斤少两,压级压价,拖欠售粮款等坑农害农行为和扰乱粮食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我局还会同工商、质检、物价、卫生等部门联合执法,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形成管理合力,维护粮食交易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认真开展一年一次的粮食供求平衡调查及日常粮食流通统计、市场粮价监测,为县人民政府及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做好粮食流通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3、千方百计筹措粮源,按质按量完成县级储备粮轮换收储任务。由于近年来我县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如甘蔗下田等原因,种粮面积产减少,导致我县粮食产需不足,在本县无法完成储备粮收储任务的情况下,征得分管领导的同意,从西双版纳、思茅等地调入45万公斤稻谷,足额完成了县级储备粮的收储任务。
4、抓好军粮供应保障是我局肩负的一项政治任务。
我县地处边境,驻军兵种多,兵源来自全国各地,伙食单位多且分布散,边防连队进城购粮不分节假日,配供粮油手续繁杂,军粮供应财务管理严格,稍有不慎便会捅到军区。因此,军粮供应工作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去年以来,我局进一步深化军粮供应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电子售粮卡和由市上统购分销两项改革,强化了军粮财务管理和保障了军粮质量。我局不断加强对军粮站职工的教育管理,并注意与驻军后勤部门的协调沟通,广泛听取后勤机关及边防连队对军粮工作的意见,要求军粮站根据部队需要,从满足官兵味口、品种出发确保军粮质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获得了驻军官兵的好评。
5、认真抓好行政向责四项制度的落实,加强责任目标管理,全面推进粮食行政管理。年初,我局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委、政府签订了《粮食行政管理责任目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食品安全责任状》等责任目标。年初,我局认真分解各项责任目标、明确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年终,各项考核均能完成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县级储备粮规模小,与国务院要求地方建立县级储备的规定差距大,难于适应特殊情况下的粮食应急需要。
2、缺粮食干燥设施,无法保障科学储粮,无法与县内外个体粮贩挣抢粮源,国有粮食企业难以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3、粮食加工设施老化且规模小,在特殊情况下难以保障应急加工需要。
4、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装备不足,难于开展正常的监督执法活动。
5、粮食监督检查机构尚未健全,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有待提高,监督检查经费不足也是执法力度不强的原因之一。
三、2010年工作计划
1、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及思想道德水平。
2、继续做好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工作,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推动监管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管理转变,切实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3、千方百计抓住国家拉动内需的机遇,争取国家改善粮油仓储设施、科学储粮项目,为今后我县粮食安全创造好的仓储条件,不断适应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需要。
4、要认真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切实服务“三农”工作,为全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计划范文(四)
(一)更加注重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落实
计划范文(五)
在新的2012年里,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也为了自己更好的明天,我会继续努力,坚守自己岗位,完成公司交待任务。
这就需要我时刻做到对专业知识熟知、广知,我会严格要求自己。
同时,我好好运用我所会的鲁班软件,无论是在土建方面还是安装方面的预算水平都更加完善。认认真真地做好万业世纪广场的相关事项。
认真学习本职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查缺补漏,争取独立完成高层复杂结构的预算工作 理论联系实际,多到工地现场学习,全面提高自己,努力考取相关职称,充实自己,生活上关心他人,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
另外在已有的学历上,努力考取成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