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1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19日晚播出,自强徐汇工作站组织各街道禁毒社工、禁毒志愿者、居委干部、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收看当晚直播节目,收看观众约4000人。其中湄公河“10·5”案专案组在众多入选的名单中得票数名列前茅,组委会授予专案组“感动中国”年度特别致敬奖。
2011年10月5日,两艘中国货船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武装人员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害并被抛尸水中,惨案震惊世界。“10·5”案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查明案情,缉拿凶手,给遇难者家属一个负责任的交待,切实保护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专案组成员在公安部禁毒局局长、专案组组长刘跃进的带领下,从全国抽调汇集了200余名精干警力克服千难万苦,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侦查、抓捕工作。于2012年4月15日,专案组果断出击,协调老挝警方抓获幕后凶手糯康集团,湄公河“10·5”案成功收网。
颁奖现场播放了5分多钟的事迹短片,遇难船员家属痛哭的场面和专案组民警不辞辛苦的身影,让现场群众感动不已。他们是在用生命诠释人民警察精神,这种精神温暖着百姓,激励着战友。
同时入选“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的还有林俊德、陈斌强、何玥、高秉涵、高淑珍、陈家顺、张丽莉、李文波、周月华和艾起夫妇、罗阳。短短的两个小时意义非常,使大家的精神得到鼓舞,为自己找到许多道德的模范,人生的标杆,他们的事迹都是普通的,积微小成伟大的事业。小人物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给全社会带来的一种示范却是影响深远!
自强徐汇工作站
2013.2.21
例文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12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还想到了“最美司机”吴彬,还有更多创造了许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
看完节目后,泪眼婆娑,还有一点遗憾,吴斌师傅为什么没有入选呢?按说吴斌师傅当时的行为其实是全社会都需要践行的基本准则,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下。也许是由于吴师傅的英雄行为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张丽莉老师如果凭借着对学生的爱心和工作的认真努力获得此荣誉,那将是多么完美的事情,只可惜她是坐着轮椅上台领奖的。
感动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觉醒
感动中国到昨天就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其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迅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2、榜样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时间的流逝带走感动
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不信的话,可以扪心自问,你能叫出几位曾经感动过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了吧。不管怎样,我希望被遗忘的仅仅是名字,是符号,而不是其背后蕴含的一种精神。
例文3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感动中国颁奖人物》,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下面是范文网特意整理的2017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荐读,供各位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颁奖典礼于2017年2月8日晚8:00在中央一套播出,十大人物事迹涉及科技、教育、医学、法律等领域,他们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他们在岗位上几十年的坚守,对初踏入工作时的那份初心的坚持、他们是中国14亿人民学习的榜样,是中国正能量的传递者。
奋不顾身三进火海的英雄王锋、36年坚守山区教育的支月英老师、为艾滋病携带者的孩子创办红丝带学校的郭小平校长、为脊椎患者打开折叠人生的梁益建医生。他们都是活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榜样,他们的事迹使我几度眼眶湿润,带给我们的感动无以言表。
当主持人讲到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老师时,带给我的思索更多,这是我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到对老师这个称谓的敬重,曾经的自己也是一名教师,回首这十年的教书生涯,感觉有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不能说自己没有恪尽职守,于支月英老师相比,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在那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一干就是36年,扎根在大山中,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我为山区的孩子们能碰到这样一位良师而感到庆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精神在支月英老师的执教生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把所有的爱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当孩子们说“有老师的爱就是幸福!”支月英老师落下了幸福的眼泪。谈到自己的女儿时,心中却是满满的亏欠,女儿的一句话“妈妈,您是一位好老师,却不是我的好妈妈”。让台下的观众潸然泪下,让我们向这位燃烧了自己,奉献给他人的人民教师致敬!
例文4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感动中国颁奖人物》,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2篇,供各位阅读,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发布尽在范文网,敬请关注。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一】
2月8日,2016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如约而至,全家人早早的守候在电视机旁,期待着这场年度精神盛典。
年近古稀,依旧为祖国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扎根大山36年,三尺讲台教育大山两代人,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三进火场,被大火烧成“炭人”的平民英雄王峰、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的大国工匠李万君、绝地反击,比实力、拼意志、搏勇气,永不放弃的中国女排……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使他们放弃享受天伦之乐,远离繁华的都市生活,为救他人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拒绝物资高薪酬待遇依旧回国……对,是责任、是使命、是担当、是坚持、是信仰。
在电视机前我的眼眶湿润了,榜样的事迹让每一个人都敬佩和动容。也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洗礼、心灵得到震撼、思想得到升华。无论我们属于渺小、平凡还是崇高、伟大,那怕我们只是一滴露珠,也要拼命的游向大海,让生命变的更有意义、有价值。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二】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我很深的感触。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下一页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机器坚硬的情怀。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情感更是弥漫着一丝真情的气息。深深呼吸一下,似乎它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坎里,沁如心脾,久久回荡着。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有隐形的翅膀,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创造奇迹。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能触碰你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善良坚强的活着。你,也就有了更多向前的勇气。
其实我认为,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有了他们。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无法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中国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将越来越好!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充实感,支撑着自己。让自己受到洗礼。
这,正是感动的力量!
例文5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感动中国颁奖人物》,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之唤醒精魂的赞歌,供各位阅读,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发布尽在范文网,敬请关注。
一年一度的中国人的精神盛典——“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如期于晚八点准时在央视一套开播。和业已过去的2016年的喧嚣聒噪不同,此场盛典更多的是让人们从外在的漂浮回归于内心沉静;与已经落幕的2017年的春晚光鲜亮丽、热闹非凡相比,这场晚会呈现更多的是一种朴实背后的厚重。既然是精神史诗,也就少却了色彩的浮华眩幻与形式的花样翻新,简简单单。也正是这份质朴外溢出的气息醇香而沁人心脾。
综观整场晚会,十五年来风格始终如一:主持人的固化(用该词不是揶揄,不是不敬),两位堪称央视台柱子的敬一丹和白岩松,沉稳朴实而不失范风的主持风格,深情而不造作的用语给人一种亲切踏实之感;获奖者的推荐,获奖者事迹粗线条的梳理,主持人对获奖者简单的现场采访(不幸离世或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场的由亲戚朋友或同事代为受领),宣读评选委员会的推荐词和评委会的颁奖词,颁发奖杯。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始终如一的台风的保持,才守住了这场盛典的庄重与神圣。时代快节奏的发展,在速度与激情的裹挟下,很多人随着世风已经飘飘欲仙找不到自己的根;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一些原有的传统的东西渐渐失去了存在的空间。但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能够处变不动、岿然不变,这彰显的就是对一种圣洁的尊重和敬仰。
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因为能够获得此项荣誉的都是高大上的人物,都是从事高端神圣的职业,都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天伟业,而是因为每一个获奖对象表现出的工匠精神,一种超出小我的人生境界能够对当下那些沉睡,近乎死寂的宝贵东西多少起到唤醒的作用,能够对后来者体内沉潜的人之为人美好的东西起到激活的作用,传递的正能量能够对活在当下的人起到砥砺的作用。从获得2016年感动中国的获奖者看,他们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玥飞、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讯的领跑者潘建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此外,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从获奖者群体看,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从事着平凡的职业。但是,一颗钉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自身,更在于它所处的位置作用的发挥。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36年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是极其宝贵的。支月英,一位普通的杏坛耕耘者,面对那么大的世界中太多的诱惑,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36年如一日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不离不弃。失去了太多物质的奖掖,唯一可以补偿的只有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代替自己去欣赏大山外面美丽的世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在别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甚至有可能被剥夺时,舍生忘死,舍己为人,三次火海的进出,就是三次鬼门关的出入。但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王锋,这个在十三多亿人口的花名册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姓名,平凡不能再平凡的人,但面对灾难来临表现的大义和无畏足以感天动地;在新生代都以数字来估定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当下,在富贵者对走出国门冲入“天堂”趋之若鹜的大背景下,具有世界名牌高校留学背景的新时代的青年,放弃太多优厚条件,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回国扎根农村,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挥洒在广袤而厚重的农村大地。这对那些痴心于物质的享受,追逐于攫取和占有的青年人来说,秦玥飞更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至于植根杏林,让不能正常行走的患者重新站立,堂堂正正地做正常人的梁益建,从身体的救治到精神的唤醒,在全国创办第一所艾滋病学校的郭小平,领先世界的量子物理试验,把第一颗量子卫星送入茫茫宇宙的潘建伟,让焦裕禄精神薪火相传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每一个人,每一种不同的职业,每一种不同的角色,平凡也好,高大也罢,为了心中的信仰,出于对生命存在价值的彰显,坚守住最朴实的,也是最纯真的。对每一个获奖者来说,他们做着自己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存在的价值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从他们身上外化出来的不约而同地都指归于对生活的热爱,对职业的敬畏,对生命的守护。对他们而言,物质的东西固然不可或缺,但就人的存在而言,精神的东西更不能缺位,不管是耄耋的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不论是从事普通职业的职业者,还是从事专业艰深的职业人。
“勿忘初心......撸起袖子干事情”,最高层对国人的号召,也是一种厚望的寄托。而从言辞本身看,“勿忘初心”应该是对一种作为人的优秀品质的唤醒。人之初性本善,不论是从儒家的入世哲学,还是从佛家和道家的出世哲学看,善是“初心”的根本,于己为善与人为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扫好一屋的精神做事情,就能够把更多的屋子打扫干净。这样,这个世界中充斥的污垢尘埃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对国人来说,各行各业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人很多,能够给国人带来感动的人也很多。走上央视的舞台,面对世界以他们的质朴和坚守去敲击世人心灵深处沉睡的洪钟,能够有些许的震动也就多少可以扫去人们追逐明星,追捧花边的心灵尘埃。只有沉潜了,世人才能从感动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感动无处不在,真正能够唤醒多少,只有时间可以给出很好的答案!